close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4日專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報導台灣人在新加坡的社群和活動,並指台灣人在新加坡,仍把台灣公民社會的成熟和公民組織自發自覺的社會參與特點展現出來。

報導說,外界對台灣公民社會的成熟度、公民組織自發、自覺的社會參與感,留下深刻印象。來到新加坡,台灣人也把這樣的性格和特徵展現出來,除自身的事業和學業外,在新加坡的台灣新移民和長住社群,也能透過累積小小的民間力量,為更大的群體做出貢獻,而且不需要「組織」,也會自動自發的組織起來。

「聯合早報」為了符合新加坡政府推動的讓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的政策,最近推出了「新匯點」專題。今天「新匯點」以整版報導台灣人在新加坡的社群和活動。

報導首先點出,在新加坡的台灣移民社群中,有正式組織的聯誼社團雖不多,但他們卻以各種最符合自己的方式,以最自由的形式,聯繫同鄉,為社群出力,而且很自然地具有生命力,無須領導層也能維繫。

根據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提供的資料,雖然未做過確切的調查,粗略估計在新加坡的台灣人人數約有5萬至6萬人,遍布餐飲、旅遊、銀行、保險、房地產、服飾、媒體、教育培訓等各行業,有些是來唸書、工作,或有些是因為婚姻關係而長期定居新加坡。

報導也採訪了台灣人在新加坡最具規模且正式立案的社團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會長朱蘭香,並認為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雖然是商會,但也幾乎等同於台灣會館。

報導引述朱蘭香說,台灣人走到哪裡都可以生存,可以落地生根,可以融入當地社會,拼搏打拼應該是台灣人的習性吧。

另外,也報導了以「生日會」名義,聚集了年齡層大約20到30多歲的台灣人每月固定聚會,這個團體不需要組織,也不需要領導層,由每月被慶生的人自動接手下個月的活動,輕鬆而民主。

報導又訪問了在新加坡求學的台灣學生,並訪問了在台灣學生社群中最積極、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子細胞生物學攻讀博士的賴政佑(28歲),他和一些台灣學生成立了Youth Club,同時還在台北工商協會支持下,於去年舉辦了「海角七號」首映會,讓台灣同鄉率先可以觀賞到這部感動台灣人心的電影。

文章指賴政佑說了一句道理簡單,卻耐人尋味的話:「我們有機會出國,算是比較幸運的。所以說,我們有社會義務幫助台灣,服務台灣」。

文章報導了台灣教授對新加坡的高等教育貢獻卓越,並引述了曾受教於台灣教授的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中華語言文化中心主任李元瑾談話說,台灣學者儒雅風度,重視師生情誼,讓她留下深刻印象。

報導也訪問有留美背景,正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任教的藍適齊。藍適齊認為,新一代台灣學者更強調對學生的啟發,要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這不僅和他們留洋的背景有關,也因為他們20多年前在台北唸書時,正是台灣民主運蓬勃發展的時期。

藍適齊認為,新加坡為他的學術研究帶來另一契機,因為在這裡專研包括兩岸關係等領域,不會被貼上「藍、綠」標籤,也不會被泛政治化,做學術更自在。此外,由於共事的中國大陸同事很多,讓他有機會進一步了解中國大陸。

資料來源:2009/05/04 14:03 中央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83xji6w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